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柏林站比赛中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再次展现统治级表现,包揽全部8个项目的金牌,16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冠,207C动作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更是获得7名裁判中4个满分10分,现场观众惊呼“水花消失术”重现江湖。
本次世界杯是巴黎奥运会前的重要积分赛,中国队派出全主力阵容,在男子3米板项目中,王宗源以总分558.75分夺冠,领先第二名超过40分;女子3米板决赛中,陈艺文以稳健的发挥力压队友昌雅妮摘金,双人项目上,中国组合同样未遇挑战,张家齐/王飞龙在混双10米台中以绝对优势登顶,而杨昊/练俊杰则在男双10米台上实现世界杯三连冠。
国际泳联官网评价称:“中国队的表现让其他选手只能争夺银牌。”德国名将豪斯丁赛后坦言:“我们已习惯了中国选手的领先,但每次看到他们的动作细节半岛体育官网,依然会觉得震撼。”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全场焦点,全红婵在第四跳207C动作中,从起跳到入水一气呵成,水花控制近乎“隐身”,最终单跳得分96.90分(满分99分),这一表现让现场解说激动高呼:“教科书级别的完美!”就连对手、加拿大选手麦凯也忍不住鼓掌致敬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7C曾是全红婵的“心魔”——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上,她因该动作失误错失金牌,此次世界杯前,她在采访中坦言:“每天加练200次这个动作,直到肌肉形成记忆。”教练陈若琳透露,团队通过高速摄影分析她的起跳角度,甚至调整了手腕压水花的细微动作。
除明星队员外,15岁小将黄建杰在男单10米台比赛中以“黑马”姿态摘银,成为最大惊喜,他的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难度系数达3.7,决赛中完成度超过一众名将,总教练周继红表示:“年轻队员的成长让我们对巴黎奥运更有信心。”
国际跳水界普遍认为,中国队的“断层优势”源于科学训练体系,据悉,国家队采用AI动作捕捉系统,实时修正运动员空中姿态;而“冠军模型”数据库则积累了30年顶尖选手的技术参数,用于针对性提升。
尽管英国、墨西哥等队伍近年涌现出部分强手,但整体实力仍难撼动中国队,英国名将戴利虽转型双人项目,但搭档威廉姆斯本次仅列第五;墨西哥“难度王”巴尔德斯在男单10米台决赛中两次出现重大失误,最终无缘领奖台。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马尔科·波罗指出:“中国队的稳定性是其他队伍无法比拟的,即便偶尔失误,他们的动作规格依然高于国际标准。”
随着世界杯分站赛结束,中国跳水队已锁定巴黎奥运会满额参赛资格,周继红强调:“包揽不是目标,突破自己才是。”据悉,队伍下一步将重点打磨男子3米板的同步性,并针对巴黎室外赛场的光线、风速等变量进行适应性训练。
这场世界杯的辉煌战绩,再次印证了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的底蕴,正如《队报》评论所言:“他们不仅赢在技术,更赢在对细节的偏执。”而全红婵等年轻选手的崛起,正为这支传奇队伍书写新的篇章。